《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05期
88-89
出版日期:2008-05-31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住区规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若干设想
一、现状及隐忧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度提交的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在经历了从1982~2000年的过渡阶段后,我国于2000年完成了由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正式成为一个老年型的国家;而预计从2000~2025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非常快,老年抚养系数开始急剧上升,对少年儿童人口抚养系数将缓慢下降;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快速老化,低龄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高龄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在加速老龄化,最后将形成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老年型人口结构;而在2025~2055年将达到高峰状态,届时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状态等产生巨大的影响\[1\]。报告同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完成从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其次,老年人口数量庞大;第三,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显著\[2\]。由于老年群体在进入老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机能衰退,将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老龄化问题;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化,具东方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居家模式正在逐步瓦解,年轻一代追求独立和自由纷纷离开年迈的父母单独居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老龄化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和突出。所以,笔者尝试从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面探讨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住区模式,以缓解目前快节奏、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老年人面临的一些尴尬问题。二、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有关设想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老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如果完全照搬、普及西方国家的“社会养老”模式,对目前的服务及设施来说无法承受,而且也不符合东方人的伦理观念及生活习性。所以基于东方传统的伦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中小城市)长期存在。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建造的住宅缺乏市场原动力,市场上很少或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住宅户型,从而客观上也制约了老年人住宅设计的提高与发展[3]。国内外很多专家建议建设纯粹的老年公寓、老年住宅,比如养老院、敬老院等,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讲不论是民办还是国办,服务和设施上都难如人意,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老年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入住这些养老设施。基于以上的分析,那么在当下的城市建设和居住区规划中关于如何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前人从总体布局和住区环境、空间分布、无障碍设计等纯技术层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在本文中笔者拟从以下几个侧面阐述如何应对未来的老龄问题:(一)加强住房市场针对性、宣传性目前市场上新建住宅区的消费主体多以年青人为主,而开发商的宣传对象也多集中于年轻人。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新建住区要承担起老年住宅的规划设计容量和任务,同时宣传时不仅仅强调年轻人的“独立”和“自由”,还要加强“亲情”和“亲近”,强调“养老尊老”的美德。在一个居住区内,三代人可以同区不同居,改变或减少“空巢”现象,相互之间可以照应,从而缓解老年人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感、悲观感、不安全感等等。在老居住区,也可以通过住房置换等方式来实现这种“同区不同居”,为以后的居家养老做好先期准备工作。(二)考虑户型设置中的功能性及无障碍设计上述的“同区不同居”,可考虑设置两代(三代)同堂大居室,在功能上加以明确区分,这种状况在中小城镇居多;或者在大中城市开发“两代房”,在同一单元楼层上(三层以下最好)布局不同面积的户型,父母和子女隔门而居,既照顾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又方便相互照应。这种户型的设置方式既满足了老年人倾向于欢聚一堂安享天伦的心理精神需求,又照顾到年轻人的需要。对于“无障碍设计”,规划界和建筑界一直在探讨摸索,并且启动无障碍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建设,但也仅仅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比如有人认为按照老年人的三种状态即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来设计老年住所,分别满足不同状态的老年人需要。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模式也许在集中的老年公寓比较合适,如果是自己购买住宅则显得不够合理,因为今天的自理老人就会变成明天的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而且购房行为是一种一次性行为,不可能频繁的更换,所以在住区设计时应该实行终极化的无障碍设计,即在全过程当中都要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建设,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要真正实现住宅无障碍。(三)结合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性化设计可以说目前在户型设计和室内设计方面已经实现了相当程度的人性化,比如室内、室外空间的处理、室外环境的和谐安宁、室内可视对讲门禁等;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在快节奏的城市工作生活中人性化设计还可以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智能化。比如老年人记忆机能的衰退使得出门之后不认识返家的路,除了在住区或居所设计中设置色彩鲜明、易识别的标志之外,还可考虑智能便携式定位系统的应用,老人出门几个小时若没返家就自动报警并能够显示老人所处的位置,这样就便于家人及时的联络并寻找;如果忘了带钥匙,进入门禁系统和房门可以通过指纹辨别系统、声音辨别系统等进入;再比如老年人年纪大了就会有很多突发状况,如果家人不在家那就会很麻烦,这时在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到在床头、浴室、家中过道等设置多维应急报警系统,可以同时向就近邻居、社区服务站、小区门诊卫生部、家人等发出紧急求援信息,以免延误时机耽搁险情。第5期隗剑秋等:住区规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若干设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
三、结语总而言之,积极面对老龄化社会问题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国应对白发浪潮的住区规划尚处于摸索探讨阶段,可以总结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及东方传统习俗,尊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生活习性,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创造出真正适合老年人的住宅,从容迎接老年社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