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11期 57-61   出版日期:2009-11-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和谐高校工会的真善美价值取向



和谐的高校工会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工会人为之神往、无限憧憬的事业发展境界。只有将高校工会建设成和谐的工会组织,才能凝聚、带领广大教职工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构建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共建和谐文化。真、善、美是崇高的美学范畴,真即为人类实践体现客观规律或符合客观规律,善即为符合一定的时代阶级的利益、需求和目的,美是人创造力的客观具体表现,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最崇高的审美境界。和谐的高校工会理念和建设,体现了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崇高境界。一、和谐的高校工会的特性(一)空前的独特性和谐的高校工会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理念,它以其鲜明的时代性而表现出显著的独特性。工会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西方,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会的基本职能是“通过集体的协商和谈判,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会组织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代表和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通过内部协调、互相帮助,解决工人内部的竞争,以集体谈判、罢工等形式同资本家对抗,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争得工人群众的社会政治利益。工会组织进行政治罢工,与资产阶级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至要夺取国家权力。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工会与国家统治阶级始终站在对立的立场上,有着尖锐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斗争。中国工会的产生是同我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相联系的。新中国建国以前,中国工会组织代表企业劳动者,与企业协商谈判,为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进行不懈斗争,与此同时工会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是反抗剥削阶级的工具,对于推翻反动腐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工会成了作为国家领导阶级即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会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基本职能与之有着高度的统一性。虽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会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基本职能未变,但其矛盾双方的对抗性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工会章程明确阐明了中国工会的性质、身份及任务:“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1]”建国以后很长的时期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会组织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延伸、补充或具体化的重要形式,尖锐的矛盾斗争形式转变成服务性的群众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多元的所有制形式使劳动者利益维护的需求再次凸显了出来,这对工会组织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能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工会维护劳动者利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构建中,工会组织越来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第11期何京敏:和谐高校工会的真善美价值取向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二)历史的必然性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七大报告中,“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形成和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建设和谐校园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主题,和谐的高校工会建设历史地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重任。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会组织与企业工会不同,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民主化管理,实行民主治校等,已经成为高校工会的工作重点,高校工会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体制改革必将朝向纵深发展,广大教职工各方面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在劳动纠纷中利益的维护将进一步凸现出来。高校工会已从过去的福利工会、活动工会、服务工会,走向维权工会,由服务型的工作深入到独立性的维权工作。高校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促进高校和谐发展中担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三)高度的和谐性新形势下新高校工会职能作用,既要看其变化的特点,又要深入认识其本质。无论其职能作用有什么新的变化,其根本性质与我们党的宗旨的一致性没有发生改变。2008年10月21日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明确阐明了:“中国工会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全面履行工会的社会职能,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团结和动员全国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和谐的高校工会在独立的维权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树立大局意识和大维护意识,把维护广大教职工利益与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高度统一起来。在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工作中,坚持针对教职工不同利益全方位的维护,针对教职工队伍中的不同群体全覆盖的维护,针对教职工利益的各项事物发展全过程的维护。总之,和谐的高校工会在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高校的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与我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目标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二、和谐高校工会的内核和谐的高校工会主要在于促进民主法治的高校改革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校园,集中体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一)促进高校民主法制的改革发展——真马克思认为真、善、美是三种客观的价值,其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只有结合人类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美离不开真。真是客观对象自身具备的客观规定性,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首先就要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使自己的创造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必然性。高校的办学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应代表包括不同群体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使学校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办学能力,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高校工会应认识到这是社会发展、高校发展的规律性的体现,体现了“真” 的美学内涵。高校的发展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不顾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这将有悖人才的培养。高校工会应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与学校相关部门配合监督学校的办学方向,使高校朝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民族利益的方向发展。和谐的高校工会要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使高校逐渐实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管理必须依靠制度,不能依靠领导的个人意志。依靠制度有效地约束管理者的权力,实现科学管理。依法治校的核心是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使学校的发展符合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且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实行民主管理就必须建立完善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在目前校长负责制的学校领导体制下,除了党组织保证监督外,还应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在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中,高校工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善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是个人之间活动的相互关系,是“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而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法则[3]。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又是历史的“剧作者”[4]。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根本意义上看是终极关怀的理论,是将人从不合理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使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与发展的理论。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落脚在“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上。高校工会应该在新时期的工作中凸现 “以人为本”,使之成为所有工作的轴心和终极目的,体现出最高的善的境界。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改革应符合最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使高校的发展为广大教职工充分施展才能个性和搭建坚实的平台,营造发展的氛围,创造美好的未来。首先,工会要努力从源头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坚守“以人为本”的标准监督学校的发展方向。其次,工会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妥善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协调好劳动纠纷,使各个不同群体,即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各种不同用工性质的职工的利益都得到有效的维护,使高校的改革成果为最广大的教职工所享有。“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社会方针上,使高校的改革发展、高校的具体管理向人才倾斜,在为广大教职工创造发展空间的同时,为杰出人才、学术大师、高尖创新者营造自由发展的环境,使之为学校、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也是与广大教职工的长远利益、与国家民族的振兴、与党的事业发展和谐一致的。和谐的高校工会能够充分认识尊重人才的价值,把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与尊重人才统一起来,也是高校教育工会有别于企业工会的地方,显现出“以人为本”最大范围和最彻底的“善”的终极关怀。(三)构建公平正义的的和谐校园——美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立足于社会化了的关系和审美活动来追求人的全面进步和全面解放,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问题”[5]。美满足人的公平、正义等要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工会的核心与灵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工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和谐劳动关系所关联的各种因素,都与建立和谐校园目标息息相关。例如:维护和实现劳动权利的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权力的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保障权利的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教育权利的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劳动安全与健康权利的公平正义。高校工会应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进一步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指示精神,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代表广大教职工的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更有效地发挥工会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高校工会只有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大展作为,构建和谐工会的美好理想才能实现。和谐校园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只有实现了民主法制的真,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善,达到了公平正义的美,才是和谐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三、和谐高校工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建造。[6]”和谐的高校工会是高校工会人的工作理想和奋斗目标,其构建的过程是艰难的,与我国和谐社会、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同步迈进。和谐的高校工会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工会人对和谐社会及自然的认识及顺应,对工会活动的自觉改造和能动选择,还包括对未来高校和谐工会及和谐校园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和谐的高校工会建设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求真、求善、求美成为和谐高校工会建设中价值取向。(一)求真与务实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达到实质的统一时就是“真”,只要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对“真”的追求。建设和谐的高校工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奋斗过程,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高校改革发展、民主建设的工作实际,有步骤、有规律地进行。1.健全民主管理监督机制目前,高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个人意志、地位和权力缺少有效的约束等。当今高校的一些经济犯罪不仅给学校自身名誉带来了巨大损害,也影响到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和学校发展长远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可信度。高校的改革发展必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有效抵制个人意志的恶性膨胀,使有能力的高校管理者的才智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工会要以制度建设为首要任务,敦促学校建立和健全依法治校的管理制度,使校务公开、教代会等民主管理监督制度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确保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能起到监督约束作用,又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工会在建立和健全高校民主管理机制的工作中,有着重要而实际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要着眼于依法民主治校的高远目标进行制度建设,脚踏实地开展务实性的工作。2.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地强化学校各级干部的民主意识,不断树立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有利于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校务公开过程中不断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校务公开的内容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应努力侧重于经济财务的公开。经济是基础,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通过教代会通报、简报告知等形式将必要的内容加以公开,可以切实提高群众对领导层的满意度,确保学校经费合法有序使用,真正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只有来自校内外的监督,高校才能更全面的把握好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创建和谐校园,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民主法治氛围,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3.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项制度,即教代会代表会议制度,代表提案征集与落实制度,代表组长联席会制度,评议、监督学校各级干部制度,校级领导向教代会代表组或全体教职工报告工作制度。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制度。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在教代会上予以报告、审议。一方面通过听取教代会代表意见,补充完善,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教代会统一思想,团结全校教职员工,把学校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全校的凝聚力,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代表提案征集与落实制度。学校是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他们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管理者应该营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使这种创造的能量释放出来。学校一线教师的心声和需求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这就要求在召开教代会时,要注重筹备过程,在会议之前,充分、深入地开展工作,主动收集和反映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各项事业的意见、建议以及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要求,形成可行性较高的提案,这样才能促进一些“老大难”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及时解决,使学校领导者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政策,顺利地推进改革。总之,通过构建并完善学校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将更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学校领导者正确决策、依法办事提供保障,使学校走上依法治校的正确轨道,促进学校建设的全面发展。(二)求善与执着马克思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7]”马克思从社会基本实践即生产劳动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的人与自然、主体与对象的相互关系,说明人的劳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正是生产劳动才完成了自然与人现实的统一。和谐高校工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实践过程,有着漫长艰难的路程和大量艰巨的工作,这不仅要求工会人有热爱和谐工会建设工作的热情,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要有对工作理想和奋斗目标执者追求的心态。执着的心态来自于对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高校改革发展已进入深层阶段,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都有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在高速变化中,高校工会的实际工作性质与职能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显著,这是每个高校工会人的共识。要准确地认识改革深入发展中高校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使工会工作的主体,即从事高校工会事业的人,有足够的自信参与学校的重大变革,并在其中代表广大教职工利益,为法治、民主、科学的和谐校园建设而奋斗。工会人应自身解放思想、扩大宣传,使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明确自身工作的意义,认准价值方向,以满腔热情,扎实地进行富有成效的具体工作,并且执著不悔。和谐高校工会的建设,有待工会组织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只有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使广大的教职工进一步认识工会在民主治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为构建和谐高校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高校工会人在构建和谐工会的平台上,应从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首先搞好自身建设。唯其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实效,工会的建议才能被重视,工会的群众工作才能有组织性和号召力,工会的监督才能有约束力。也唯其如此,工会人的自信才能更加坚实。(三)求美与和谐和谐之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自由境界,核心是对人的自由的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摆脱物质的束缚,二是在时间上的自由主宰。马克思主义认为,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只有满足了一定的基本需求,人类才会产生第二个需求,即精神的需求。人类只有创造了足够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自由的社会。同时,人最可贵的是人的能动性,人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超越外在世界对自己的束缚,追求自己内心的丰盈。这种对内在美的追求,是人本质的丰富性与活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这种丰富性与创造性不是建立在直接对物质功利需求的基础上,而是超越直接功利需求的生命体验。它体现的是人的尊严、价值与自由。和谐社会是一个创新的、动态的、协调发展的上升过程,人只有在不断创造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和谐之美。和谐的高校工会需不断地围绕维权的中心职能,建设法制化的维权模式,建立民主化的维权机制,进行有效的维权工作,使高校真正成为民主法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全有序、和谐发展的校园。和谐的高校工会应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力、精神文化权益以及社会权益。其中“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发展的终极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的全面进步,是高校工会人追求的真善美的美好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