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年11期
65-68
出版日期:2009-11-28
ISSN:1674-2869
CN:42-1779/TQ
从语言学角度看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而言,英汉都是SVO(subject verb object)型语言,主干成分S,V,O排列趋势基本相同。但修饰语语序差别很大,翻译实践中涉及到大量修饰语语序调整的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因为不清楚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而导致表达失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可见,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研究对于推动翻译和英语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实际语料出发,对比分析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并从语言学视角解释其深层原因,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一、英汉修饰语语序对比分析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研究在语言学界备受关注。熊文华认为,汉语修饰语一般置于中心语之前,在文学作品中少数句子的修饰语置于中心语之后[1]。许余龙也提出,英汉修饰语语序有很大差异,英语修饰语通常放在中心词之后,而汉语与之相反。从上述专家的论述看,现代汉语修饰语倾向于前置,而英语修饰语倾向于后置。笔者主要对比分析英汉名词修饰语和动词修饰语语序差异。(一)英汉名词修饰语语序对比分析现代汉语中修饰语无论长短、复杂或简单,通常放在中心语之前。例如:(1)这些贫困的人们得到了政府的援助。These underprivileged people received help from the government.(2)这是一个对所有人都会产生影响并起作用的领域。It is a field that affects and influences all people.(3)我去年买的的那幢房子带着个漂亮的花园。My house which I bought last year has got a lovely garden. 而英语通常只有单个词语作修饰语才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前。例如:(4)We must seize the new opportunities to meet new challenges and take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i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我们必须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对外开放[2]。英语中多数修饰语,尤其是短语和从句,通常放在中心词之后。例如: (5)Wellbalanced menus include items that originate in a horticulturist’s greenhouse, orchard, or field, such as orange juice, apples, jelly, and tomatoes.营养均衡的食谱包括源自于园艺工作者温室、果园或菜地的橙汁、苹果、果酱和西红柿等蔬果食品。(6)Positive thinking means admitting into the mind thoughts, words and images that are helpful to growth, expansion and success.积极思维就是将有利于成长、发展和成功的想法、话语和图像纳入大脑之中[3]。由此可见,英汉句子定语位置有很大差异,反映了英语句子的重心部分位置靠前,次要部分位置靠后;而汉语句子次要部分位置靠前,句子的重心位置靠后的句子结构特征[4]。(二)英汉动词修饰语语序对比与名词修饰语相比,英汉动词修饰语的位置相对灵活。不过,动词修饰语语序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而言,汉语动词修饰语通常位于中心词之前,而英语则正好相反。例如:第11期邱大平:从语言学角度看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1卷
(7)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She was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with high scores.(8)园艺业在保护和美化环境、提高生产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The horticultur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reserving and enhancing the beau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vity.(9)我们还将放宽外商投资在技术转让、内销比例和一些行业持股比例的限制。We will also loosen our control over foreign investors in such areas as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domestically sold produc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in certain sectors.二、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的语言学解释(一)思维模式对修饰语语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5]。一方面,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化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思想决定语言。可见,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民族在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思维模式方面也不同,因而对同一客观事实有着不同的语言传达顺序。英汉语语序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探究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为英汉语语序差异追根溯源。西方民族善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问题,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方式,在表达思想时,习惯于开门见山,先陈述要点,然后再把各种标志、次要成分一一补进。思维呈现出直截了当的特点。语言上表现为英语表达比较直接,先给出句子的核心词,然后交代相关内容,引出句子的次要成分。而汉民族追求和谐,“亦此亦彼”的思维习惯使其思维方式呈波浪式曲线,思维呈现出整体性特点。中国人习惯于把事物作为封闭的整体来观察和认识,说话写文章习惯于从外部环境的描述开始,从侧面阐述中心,最后接触重点。语言上表现为句子的次要成分在前,依次递增,最后是核心词。例如:(10)我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遇到了我的老同学。I happened to come across my university schoolmate at a café near the railway station.可见,思维方式差异是导致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的重要原因。(二)从图形—背景理论看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基本结构顺序受到该民族认知模式的制约。语言形式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映照性象似对应的现象。语言结构是人的概念结构的映照。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概念结构跟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象似性”[6]。外部空间是立体三维的,人的感觉系统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而大脑对所反映事物必须做出选择,语言使用者必须有选择地突出焦点信息,而把其它信息当作次要的背景信息处理。人们在感知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时,总是把一个作为注意对象,另一个作为参照物。注意的对象称作“图形”,参照物称作“背景”。由于语言是一维的,在反映三维的客观世界时就有一个次序问题。感知空间的顺序是图形到背景还是背景到图形,英语民族和汉民族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信息处理模式。这一差异导致了英汉语序的不同[7]。中国人在感知空间关系时有很强的背景到图形的倾向。英美人士则具有很强的图形到背景的感知倾向,这一思维方式差异直接影响到中心词与修饰语的分布,在中心语与修饰语这组关系中总是以中心语为图形,以修饰语作为背景。汉语由背景到图形的感知倾向在语言上表现为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英语由图形到背景的感知次序则反映为中心语位于修饰语之前。比如,英语中有“the bag on the floor”,而汉语相对应的是“地板上的书包”。显然,此例中 “书包”是注意的焦点,即图形,但英汉短语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中心语和修饰语的位置分布截然相反,形象地反映了两种语言的不同感知倾向。可见,中西方不同的空间感知次序也是造成其修饰语语序差异的重要原因。(三)从句子成分拓展机制看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英汉语言修饰语语序差异也可以从句子拓展机制层面上加以分析。认知语言学认为,英语句子拓展机制与汉语截然不同。从句子的拓展成分与其核心的位置关系上,我们可以把所有语言的偏正结构归纳为两种:顺行结构(先出现结构核心,然后出现拓展性成分)和逆行结构(先出现拓展成分,然后出现结构核心)。结构主义认为,所有语法结构均由结构核心拓展而来。因此,在线性结构中就存在拓展的方向性问题。很明显,从一个核心出发,进行拓展性操作,可能的拓展方向只有两种:向右拓展(顺着线性向右拓展,所谓右分支结构)和向左拓展(逆着线性向左拓展,所谓左分支结构)。英语采取顺行结构,遵循从左到右的线性排列机制(LR extension)。英语句子成分的线性排列机制呈现从左到右的特征,常把结构上比较重要而复杂的成分(如修饰语)放在后面。因此,反映句子主要信息的中心语通常位于修饰语之前。而汉语采取逆行结构,遵循从右到左的线性排列机制(RL extension)[8]。因此,汉语的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大都置于中心语之前。语言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世界上绝大部分SVO型语言倾向于将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成分置于句末。语言学家Arnold和Wasow曾进行了一项心理语言实验,从语言的理解和结构上对这一语言现象加以解释。实验表明,组织和理解长而复杂的句子成分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将这些句子成分放在后面可以减轻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记忆负担。一般而言,修饰语是句中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成分。将其放在中心语之后有助于句子的组织和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英语将修饰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是合理的。(四)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英汉修饰语语序差异1966年Greenberg发表的博士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提出了语序共性理论,成为现代语言类型学的先驱之作,深刻剖析了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语序差异的深层原因[9]。语序类型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注意,即“基本语序”(dominant constituent order)和“语序和谐”(harmony of constituent order)。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的基本语序为SVO,SOV或VSO。英语和汉语均为SVO语言。所谓互相“和谐”的语序,就是核心位置相同的语序。根据Greenburg(1963)的语序共性理论研究,动词V为句子的核心成分,且动词V和它的宾语O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句中其它成分的位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属于SVO型语言, 在SVO结构中,V作为句子的结构核心放在宾语O前面。也就是说,SVO型语言具有核心前置的倾向。根据语序的蕴涵共性和语序和谐理论,VO型语言,其中心词也要据首,即中心词应该位于修饰语之前。Dyrer1992年研究了世界上60种VO型语言,其中59种以“动词+修饰语”作为优势语序,只有汉语例外(以“修饰语+动词”为优势语序)。如英语短语“dance on the stage”相对应的汉语表达为“在舞台上跳舞”。而且,就名词短语与修饰语定语从句、形容词比较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言,汉语也是60种语言中唯一没有遵循语序和谐理论的语言。绝大多数SVO型语言将中心名词放在前面,定语从句、形容词比较结构放在其后(如the book that I read(我看的书),the student taller than Jack(比杰克高的学生)。而汉语语序则相反,常将中心名词放在定语从句或形容词比较结构之后[10]。由此看来,汉语虽属SVO型语言,却违背了SVO型语言共性,核心成分常常放在后面。可见,尽管英汉语同属SVO型语言,但汉语背离语序和谐理论,因而两种语言修饰语语序也不同。三、小结对比分析了英汉语修饰语语序差异,并从不同思维模式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序类型学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使读者能深刻理解该语言现象。对于同属于SVO型语言的英语和汉语而言,其语序差异主要反映为修饰语语序差异。对英汉修饰语语序进行对比分析,并从语言学角度深层剖析对英汉翻译和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